![](/uploads/news/0fea339a77_small.png)
![](/uploads/news/0fea339a77_small.png)
省委、省政府全力将“秸秆变肉”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现代农业标志性工程,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。为了充分发挥我州肉牛产业的优势,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做大做强,5月23日,延边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延边州肉牛(延边黄牛)产业发展十三条政策措施(暂行)》(延州政办发〔2022〕10号,以下简称《肉牛十三条》),现将《肉牛十三条》解读如下。
一、主要内容
十三条政策措施涵盖了支持肉牛(延边黄牛)全产业链发展各环节。根据我州肉牛产业发展实际,州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肉牛(延边黄牛)产业发展。十三条政策措施分为以下九个方面。
(一)支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。一是对被授权使用“延边黄牛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得核准使用“延边黄牛肉”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,延边黄牛肉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、1亿元的给予奖补。二是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,提升产品附加值,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土地费用)或销售收入达到一定数额的,给予优惠政策。
(二)支持养殖和品质提升。一是支持基础母牛扩群增量,对于从省外新引进基础母牛,见犊的补贴标准1000元,与省里一致。但是在省里的基础上,我州补贴范围又延伸到20头至50头之间。二是支持养殖企业(场、户)规模化标准化养殖,对新建存栏规模超过50头、标准畜舍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养殖企业(场、户),给予5万元奖补;对新建存栏规模超过100头,标准畜舍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养殖企业(场、户),给予10万元奖补。三是鼓励县(市)支持肉牛产业园区化发展 ,对“入园”“入区”散养户给予租金补助。对新建规模化养殖企业(场、户)在设施用地等方面予以支持。四是支持延边黄牛品质提升,对开展延边黄牛高档育肥,延边黄牛育肥牛存栏200头以上,且出栏后均在州内屠宰的,育肥牛胴体等级达到1A、1+B、1+A的,给予奖补。五是支持延边黄牛品种资源保护与选育提高,对选育出达到标准的延边黄牛犊牛给予奖补。
(三)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赋能。一是强化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和繁改站点建设,针对14个省级、16个州级肉牛养殖大镇、161个肉牛养殖大村要配齐专业技术人才。对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达标繁改站点给予一次性奖补。二是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,州人民政府与延边大学共建延边黄牛(肉牛)发展研究院,开展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和社会化服务,积极发挥科技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。
(四)支持全产业链发展。一是支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,对新建仓储库、冷藏冷冻室、购买冷链运输车辆等企业给予补助,单个最高奖补100万元。二是支持肉牛交易市场建设,对州外来我州交易肉牛的给予运输奖补。
(五)支撑政策方面。一是鼓励林区发展肉牛产业,重点国有林区肉牛养殖企业(场、户)同等享受本支持政策。二是对县(市)出资设立的“强牧贷”风险补偿金按出资额度给予一定比例奖补。
二、主要特点
一是贯穿全产业链发展。《肉牛十三条》紧紧围绕肉牛(延边黄牛)全产业链建设,不仅包括肉牛精深加工、品牌创建、延边黄牛高档育肥、选育延边黄牛优质犊牛、母牛扩群、新建养殖企业、交易市场建设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等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,还包括招商引资、担保融资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等要素保障方面。
二是范围广、针对性强。《肉牛十三条》旨在解决肉牛育肥量小、牛源外流严重、延边黄牛数量下滑严重、品牌销售能力有限等导致产业不大、不强的根本问题。
三是突显特色产业发展。《肉牛十三条》明确了延边黄牛品牌化销售,高档育肥、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支持标准和补贴金额。
四是因地制宜具操作性。《肉牛十三条》根据我州肉牛产业发展实际,注重因地制宜,经多次修改和完善,落实落细各项措施,履行了专家论证、合法性审查等相关程序,力求最大化发挥措施效应和成效。
三、保障措施
一是强化政策宣传。积极开展《肉牛十三条》政策宣传解读,让广大养殖户了解政策,发挥措施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。
二是强化政策落实。研究制定《肉牛十三条》实施细则,进一步明确申报条件、标准和实施程序等事项,确保符合条件的养殖主体均能享受到政策支持。
三是强化监管服务。明确州和县(市)的职责,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管和服务,确保服务到位,监管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