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经纬7月29日电 29日,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。
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在会上说了一个重要变化:以后买水果和牛肉,包装上会标等级了!比如A+级、A级、B级。这样分级卖,好货能卖好价钱,农民多赚钱,消费者也买得明白。现在已经在试点了,像贵州的蜂糖李,深圳帮他们定了分级标准,果子按大小、甜度、硬度分成三档,卖到广东更抢手。
为啥要搞分级?
现在大家买东西更挑品质。农业农村部发现,很多人愿意多花钱买好产品。他们统计过,去年光绿色食品就卖了6000多亿元。但以前市场鱼龙混杂,好货差货一个价,农民没动力种好的,消费者也不敢放心买。分级就是解决这问题——把产品按质量定等级,好货价高,差货价低。
三步走,让好产品多起来
1. 多生产好货
- 绿色食品要规模化生产,比如整条产业链统一标准;
- 有机农产品靠生态优势,比如山区不用化肥的茶叶;
- 特色产品挖掘亮点,比如新疆棉花、茂名荔枝,打上地理标志,别人冒充不了。
2. 管得更严
- 技术升级:推广有机肥、绿色防虫技术,减少农药残留;
- 加强抽查:今年上半年全国抽检,97.9%的农产品合格,以后继续加码抽检力度;
- 分级标准落地:除了水果、牛肉,未来还会扩到其他农产品。
3. 卖得更广
- 线下:把农产品搬进景区、超市、学校。去年办丰收节,3000多场活动卖了300亿元。还计划联合体育赛事,比如“村BA”篮球赛旁边摆特产摊,看比赛顺便买东西。
- 线上:帮农民开直播,平台给流量支持。像陕西柞水木耳、赣南脐橙,都是靠直播变成网红货。
给农民实打实的支持
- 建冷链仓库:生鲜产品容易坏,国家在产地建冷链中心,比如云南鲜花、山东樱桃,现在能新鲜运到全国;
- 减费用:贫困地区申请绿色认证,免收评价费;
- 培训新农人:教农民用电商,自己带货自己卖,不依赖网红。
咱老百姓能得啥实惠?
- 吃得放心:分级标识一目了然,不怕高价买差货;
- 选择更多:学生餐会优化营养搭配,养老院增加豆奶供应,孩子长身体、老人补蛋白都更科学;
- 玩着买:周末去草莓园采摘,旅游时顺带捎特产,像“乡村四时好风光”活动,全国推了上百条线路。
现在全国消费者每年吃掉2亿吨绿色优质农产品。随着分级推广,更多好货从田间直达餐桌,农民腰包鼓了,咱的菜篮子也更丰富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