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/uploads/news/131b3ea482_small.png)
![](/uploads/news/131b3ea482_small.png)
今年以来,州农业农村局建立五大机制,推进“新农业”项目落实。截至目前,在全州实施的56个“新农业”项目中,续建项目完成计划的90%,新开项目已超额完成今年计划任务。
01建立包保踏查机制
结合有关包保工作制度,建立重大项目领导包保踏查机制,由包保领导带队,定期或不定期赴施工现场开展实地踏查,协调解决问题,高位推动项目建设。
02建立专班推进机制
对省州重点项目实行专班推进机制,每个产业明确一名领导抓总,作为牵头产业的“掌门人”,负责整个产业的规划、政策的修订、完善和审定,以及这个产业的每个重大项目的协调、调度和推进等工作。充分发挥延边黄牛、人参、食(药)用菌、大米等工作专班作用,制定时间表、路线图,细化分解指标任务,高端谋划推进项目建设,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,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优。
03建立项目管理机制
加强项目统筹协调、跟踪落实和信息沟通,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,及时发现解决问题,确保项目按时完成。规范项目库管理,定期对储备项目和拟入库项目逐一进行核实,确保入库项目质量。
04建立政策保障机制
结合“四二一”工程和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,将“秸秆变肉”工程,特色水产养殖,人参、黑木耳、大米等产业发展作为重点,认真研究制定扶持政策,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积极谋划肉牛产业项目,推动肉牛养殖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发展。积极推行“强牧贷”,帮助养殖主体解决融资瓶颈,促进我州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。
05建立服务保障机制
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好服务机制,持续开展投资项目督导,为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创造条件。协调相关审批部门进一步完善在线并联审批体系,建立健全联审联批机制,积极做好业务衔接,及时解决集中审批、并联审批、联审联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促进项目及时落地。
据了解,“新农业”即在传统农业“农林牧副渔”生产基础上,将以农业原始产品为原料的二产加工和三产增值服务纳入统计范畴,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新农业全产业链。在我州实施的56个“新农业”项目中,续建项目9个,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2.5亿元,目前完成投资10.9亿元;新开工项目12个,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.7亿元,目前完成投资10.58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