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/uploads/news/e9f5853fdc_small.png)
![](/uploads/news/e9f5853fdc_small.png)
冬春季,气温逐渐降低,日照时间缩短,昼夜温差大,牛舍(圈)的有限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更易存活,常发消化道疾病、呼吸道疾病以及乳腺炎。
养殖场户需要做好以下7项关键防控措施: 增加临床巡查频次,主要观察牛的采食、饮水有无增多或减少,呼吸频率、呼吸姿势是否发生变化,是否咳喘、打喷嚏,体温是否正常,尿液和粪便有无颜色和状态异常情况。发现发病牛只,应立即将病牛移入隔离圈舍,单独饲养,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,根据临床症状、病理变化和诊断结果采取相应防控措施。 牛病毒性腹泻、牛轮状病毒、冠状病毒和支原体感染等肠道和呼吸道疫病容易在冬季发生和流行,要根据疫病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,科学采取防治措施。 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,清除污物以免影响消毒效果。温度低时,可通过延长消毒时间、增加消毒液浓度和消毒频率、使用低温消毒剂等措施保证消毒效果。 采取防寒保暖措施,确保牛舍温度适宜且基本维持恒定。检修门窗、测试锅炉及水暖系统、暖风炉及正压暖风系统温控自动开关、发电机等防寒保暖设施设备。开放式牛舍可以覆盖双层塑料膜,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,在门口挂棉帘、草帘,防止冷风进入。顶棚保温差、不利于舍内温度提高的牛舍,可在上方用塑料薄膜、防雨布、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二层棚,增加保暖效果。使用煤炉的牛舍,要定期检修烟道,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。牛舍内可适当增加垫料。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,要重视通风,保持牛舍内空气相对流通。采用窗户进行通风时,两边的窗户不可同时打开,避免因空气对流,导致风速过大,晚上要及时关闭窗户。采用风机进行通风时,应优先选择在每天正午高温时段,也可选择在投喂料时间段。 通过科学配比粗饲料与精饲料来满足牛对营养的需求,同时注意在饲草料中添加脱霉剂,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提高饲料转化率。注意犊牛的饲养,让犊牛吃好初乳,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,可通过人工哺乳替代母乳。3个月左右,可适当添加一些精饲料,配合母乳,以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。6个月左右可断乳,直接采用饲料喂养。 尽量减少远距离运输,不从疫区引牛。犊牛在运输前应做好调适工作,至少在运输前30天断奶,并使其适应粗饲料与精饲料喂养。运输前,还应做好牛口蹄疫等规定疫病的预防接种,做好病毒病、细菌病等相关疾病的检疫检测,并进行驱虫治疗,确保引进牛的健康。引进牛应隔离观察30~45天,确保健康后方可并群。 延边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2月9日